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经济要闻 > 龙江新闻
黑龙江勇闯新路五年间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艳玲   2021-05-25 10:01:50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凤双 管建涛 王建

农业生产“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十年全国第一;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用“钢牙啃硬骨头”,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五年来,黑龙江省瞄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目标滚石上山,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努力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改进干部作风,以一系列“组合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方式调结构 做好“三篇大文章”

面对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等制约因素,黑龙江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

改造升级“老字号”,让“老树发出新枝”。“我们水压机锻造厂订货量现在非常多,前几个月都实现了月产锻件1万吨、钢水1万5千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厂长许四海说。

前几年,“老字号”中国一重亏损严重,业绩大幅下滑。怎么办?创新驱动成为中国一重稳步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密钥”。2017年中国一重扭亏为盈,今年一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1%。在中国一重,创新工作室几乎覆盖全部制造厂,车间墙上,随处可以看到创新工作室的课题跟踪表。

深度开发“原字号”,就是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今年1月,大庆高新区与北京一家企业签订《相变储能材料项目合作协议书》,30万吨/年新型相变储能材料项目落户高新区。这一项目可承接大庆炼化公司液蜡原料,能让石蜡产品实现本地化利用,并发展下游项目。“原字号”大庆油田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和“油城”发展转型,从去年8月底开始,多个“油头”项目相继投产。

与此同时,“化尾”原料承接加快。在建的大庆宏伟庆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从去年10月底开始,每天承接200吨至400吨混合碳四原料;大庆亿鑫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去年11月起,每天承接500吨混合二甲苯原料……统计显示,仅去年一年中,大庆“化尾”项目签约落地102个、开工建设90个、投产试生产53个,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新增化工原料“吃干榨净”。

“新字号”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东北角”逐渐壮大。哈尔滨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移动安全引擎供应商之一,累计为十几亿部智能终端和数十万台网络设备提供了安全防护。近年来,安天科技通过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合作,吸引了很多硕士生、博士生来发展。安天科技创始人、首席架构师肖新光说,企业反病毒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陆续替代进口,秘诀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发挥人才优势。

2018年,黑龙江启动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一批“新字号”企业应时而生,神舟航天器、嫦娥探月工程、C919大飞机、国产首艘航母等一批“国之重器”,都有黑龙江科技企业的贡献。2018年至去年底,黑龙江省新成立科技型企业1.3万家。目前,黑龙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32家,是“十二五”期末的2.79倍,新产业新业态呈现集群式成长。

2016年以来,黑龙江省扎实推进“三篇大文章”,推动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集聚,使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层次、生产力水平实现较大跃升。黑龙江省各部门梳理出“老字号”企业260家、“原字号”企业18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325家,它们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对象。做好“三篇大文章”已成为黑龙江省振兴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金钥匙。

发展现代农业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面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农业大省黑龙江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正值水田插秧时节,位于我国“东极”抚远市的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近年来,这家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创建了“玖成香米”“玖成鲜米”等品牌。合作社理事长袁胜海说,2021年,该合作社开展农业托管服务,为农户代耕服务近3万亩。

过去盯产量,现在盯市场,绿色发展理念在黑土地上越来越深入人心。从最初的几亩地逐渐发展成1.5万亩,黑龙江省肇州县文忠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国文忠说:“现在大家绿色环保意识提高了,用有机肥的也越来越多,我这几年化肥用量至少减了30%。”

近年来,黑龙江围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农业“三减”。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基地面积达到500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8500万亩,让人们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优质农产品需要肥沃的土地来保障。面对不断退化的黑土地,黑龙江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经过几年探索,黑龙江省形成了以秸秆翻埋还田—黑土层保育模式、秸秆碎混还田—黑土层培育模式、“四免一松”—保护性耕作模式、坡耕控蚀增肥模式等四种子模式为主的黑土地保护的“龙江模式”,还创新实施“田长制”。“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万亩,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6%,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4个等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累计达405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48%。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去年黑龙江粮食产量达1508.2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逾九分之一,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截至去年底,黑龙江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98%和68.3%,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居全国第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黑龙江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工作。

走进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迎面就能看到一栋栋赫哲新居,偶尔能听到赫哲人演绎的赫哲族传统民歌。在传承弘扬赫哲族传统文化同时,这里还发展起旅游产业。2016年以来,八岔村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旅游纯收入3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覆盖了黑龙江省11个县,望奎县就是其中之一。靠着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走出的中药材产业之路,望奎县海丰镇恭头一村村民边志富终于实现了脱贫致富。去年,黑龙江省2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型发展,民生为要。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记者走进伊春市溪水林场,农家乐老板刘养顺正忙着张罗饭菜。他说,旺季那会儿想吃都得提前预订,靠着这片绿水青山,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了。

记者从伊春市相关部门了解到,2020年伊春市本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81元,比2015年增长6037元;森林蓄积量3.64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0.62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五年来,伊春市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3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3.8%。

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之一。棚改回迁户李俊英在哈尔滨市东棵街住了30多年,老房子透寒、透风、漏雨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哈尔滨东部出城口较大规模的集中连片棚户区,东棵街棚户区老旧危房集中,道路、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破损严重,群众要求整体搬迁改造的意愿十分强烈。

如今,在东棵街回迁安置项目现场可以看到,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施工景象。“早就盼着棚改了。”李俊英说,从去年东棵街棚改项目启动施工以来,她隔三岔五就来工地转一圈,看一看项目进展。

东棵街棚改项目是黑龙江省加快民生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开春以来,黑龙江省一些重点民生项目陆续开复工。“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城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效果显著,惠及446.3万户居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2%和7.8%。

改进干部作风 用“钢牙啃硬骨头”

面对不少人习惯办事“找人、找关系、走门子”等问题,黑龙江“钢牙啃硬骨头”,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

2019年初召开的黑龙江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提出,从“办事不求人”的“小切口”入手,着力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大课题”,打响了“办事不求人”改革延伸扩面的“发令枪”。

“从申请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不动产权证到拿到证书,不到20分钟就办完了,真没想到这么快!”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友谊村村民陈海楼拿到哈尔滨市颁发的首批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后喜不自禁。目前,哈尔滨市已发布五批“办事不求人”事项清单,覆盖哈尔滨市全部1311个政府审批和服务事项。

在全国率先施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在省内首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近两年来,哈尔滨新区完成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的改革100多项,多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持续的营商环境改革为哈尔滨新区发展提供了更大市场空间。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海瀛说,新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当天完成注册,当天拿到执照,产品投产后还帮助推广。2020年,哈尔滨新区新增企业6179户,同比增长22.97%。

哈尔滨市把改善营商环境的切入点还放在了企业开办高效便捷上,并以此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先后压缩至5天、2天、6小时以内,各环节办理时限以小时计算,企业设立工商登记4小时以内完成。

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项目是绥化市招商引资的项目。这一项目从签约到完成土地、环评等所有环节正式落地不到9个月。2018年5月初,项目一期工程如期开工,49个单体同步施工,不到6个月,主体全部封顶。一项项令人惊讶的“新和成速度”,让来自浙江的新和成公司人员不由竖起大拇指。

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柏金说:“最开始我们确实也对‘走出山海关’比较担心,但如今我们来到黑龙江、来到绥化两年多了,事实证明,我们来对了。”疫情防控期间,绥化市实行“键对键”“屏对屏”“点对点”的“线上办”等方式,有效推动了政务服务方式和办事方法的转变,探索了“新和成速度”“落地即开工”等鲜活的服务企业成功案例。

近年来,黑龙江省着力建设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旅游强省,持续改进干部作风,深化“放管服”改革,一项项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便民利企为出发点的措施显效,一批新项目陆续开工投产。去年,黑龙江省各类市场主体增长6.7%,中国平安等世界500强企业超百亿元项目纷纷落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百大”项目建设正酣、招商引资精准推进……在系列组合拳之下,黑龙江省经济加快发展。今年一季度,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增速达到13.9%,全省十大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正增长。

在加快振兴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当前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仍是黑龙江省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十四五”时期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唯有不懈奋斗、心无旁骛地实干,着力建设“六个强省”。(参与采写:马晓成、强勇、徐凯鑫、王松、杨喆)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