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大我要当知青”的呐喊,到脚踏实地躬耕家乡这片热土。知青时代已离我们渐渐远去,这段峥嵘岁月也已成为历史,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象征,却深深激励着这里的群众奋力谱写新时代创业之歌。
盛夏时节,河南省台前县后方乡张庄村绿树环绕、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甜润。
“这里是知青地、这里是知青菜园、这里知青宿舍……”忆及当年知青在村里的情景,年逾花甲的村民刘效智讲起来很起劲。
1974年,到1982年不足10年间,上级共派来三批知青,一批二三十人,都是来自安阳等地的城里学生。第一批知青到村里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建起知青宿舍,就暂时住在本村中学。刘效智当时正在本村中学教学,和知青们住在一起,无话不谈,深受知青文化熏陶。
“他们一心向党,不怕苦不怕累,感情真挚,团结包容,和群众打成一片……知青的这些优秀品质深深影响着我,也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刘效智动情地说。
退休不退志。刘效智退休后,决心在家乡干点事,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为此,他四处考察项目,历经曲折不气馁,最终选择了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不高、带贫效益好的养猪项目。经过多年的滚动式发展,到目前已形成存栏存栏2000多头、种猪200多头的小型养猪场,吸纳村里12人前来打工挣收入。“在养猪场打工每月工资1800元,还有村里每月600元的公益岗收入,光伏、低保、大病报销、教育扶贫等政策,都享受到了。要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俺今天的新生活。”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吕玉红高兴地说。
“知青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让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成为教育后代子孙的生动教材。”年近花甲的张庄村委委员王素霞说。
当时,张庄村的知青生产模式很先进,大队很支持,每个生产队出15亩地,6个生产队一共出了90亩地,一个生产队选派一名“庄稼老把式”,指导知青种地、喂马、喂猪、打场、种菜等。上级给了播种机、四轮拖拉机、东方红大型拖拉机等,生产搞得红红火火,附近都来取经学习,上级来视察说,还是张庄模式好。
为丰富知青业余文化生活,村里积极筹备物料,建设篮球场,制作篮球架,村里的木工出力不收钱,都像干自己家里活一样认真、仔细。
“‘长大我要当知青’这是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孙久道说,“天天看、天天学,耳濡目染,知青文化已融入张庄村民的日常生活,大家都一门心思去干点事,大人们干家业,孩子们修学业。张庄村形成四多,村里大学毕业生多、在党政机关上班的多、在家乡创业的多、在外打拼的多。这很大程度上和知青文化影响分不开的。”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战役中,张庄村有志青年奋勇争先、积极作为,“无中生有”地建起了狐狸养殖场、相框加工厂、养牛场、养猪场、扎花工艺厂等,吸纳就业200多人。依托临近县产业集聚区的优势,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为集聚区内芳欣制衣、武元制衣、英腾服饰等服装加工企业提供100多名技术工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形成家家比创收、人人忙致富的生动局面,从生活有保障到加快奔小康,村民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强。
生活富裕了,村容村貌也得到改善。村“两委”因势利导,带领村民改造旧街小巷,打通断头路,修建环村路,安装路灯,大街小巷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村前村后焕然一新。
张庄村的新变化,吸引周边村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尤其是当年在这里生活过的知青,更是不远千里之遥,常常到张庄村前村后走走,到知青桃园坐坐,听枝头鸟儿千啼百啭,看树下大白鹅引颈高歌,忆当年的欢声笑语,让思想的潮水尽情奔流。
“知青经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给我们磨难,我们把磨难踩在脚下,张庄这片热土,在无形中改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了我们离开后的人生。”现已退居二线的河南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孙建中说。尽管当年的知青大都退居二线,但张庄已融入他们的心灵深处,成为诗意的精神家园,令他们感慨系之,思绪万千,念念不忘。
为了记住这段难忘的历史,引领青年人奋发向前,村里开始规划知青文化体验基地,让一草一木说话,用石磙、石磨、扁担、粪箕等文化符号,勾起知青记忆,艺术再现那段火热的青春岁月和战天斗地的生产情景,通过知青文化体验,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将挖掘历史资源和历史记忆,打造文化新名片,把知青文化发扬光大,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文化之基。”孙久道信心百倍地说。(河南省台前县委宣传部 王为峰 丁万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