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知青文化 > 老知青
走进林芝鲁朗知青点:青春留沃土 碧水存山岳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宏玲   2021-06-30 12:26:25

远处满目青黛,山顶皑皑白雪宛如厚厚的棉花,柔美滋润着座座裸露的山峰;山腰处白云如带如练如绸,缓缓变幻出不同的模样;山脚处万亩林海松涛阵阵,木板屋、木篱笆、木头桥与民居景观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这就是鲁朗。

就是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一处毫不起眼的农家小院不时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驻足参观,小院门前“鲁朗知青点”几个字苍劲大气。

可能有人会问了,什么是知青?20世纪60年代,千万青年学子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奔赴全国各地农村。就是在那个时候,静谧的鲁朗迎来了一批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于是就有了这个知青点。

知青点院子的围墙是用木头和石块垒成,整个院子不大,但布局合理,院内几间房屋分为厨房、学习室、宿舍和对外展览区。学习室内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类书本和笔记,厨房里只有几件简陋的炊具,宿舍里仅有一张书桌以及几块木板拼凑成的床,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知青们生活的艰辛。

知青点后面是个天然牧场,当年,知青们白天或是在牧场放牧,或是帮助附近村子里的农牧民干活,遇到雨雪天气,他们就在学习室里学习,交流各自心得体会。

当时,鲁朗知青点大概有300多头牦牛,从4月到10月这些牦牛被放牧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牧场,到11月牧民就将牦牛从山上赶回知青点后面的牧场过冬,一直到来年3月,这里海拔低于4000米,稍微温暖一些。牧场上的房子就是供大家放牧时居住的,虽然简陋,但是遮风寒、挡雨雪、防野兽却是相当管用。

冬季的鲁朗,寒风刺骨。当时知青们要干的第一件农活是收集牛粪取暖。将牛棚中一层层的牛粪铲出来,装车运到地里。牛粪冻得跟铁板似的,大家用镐刨,用锨铲,掺着粪渣的冰花不时溅到身上、脸上,但谁也不在乎。

在那段日子里,知青们担过粪、修过渠、赶过车、送过粮、放过牧、扬过场、打过井、盖过房,背过砖、代过课,这段经历,成为了知青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的鲁朗与当年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在广东省的对口支援下,总投资38亿元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成并迎来八方来客。借着这股东风,一直做餐饮住宿生意的鲁朗镇扎西岗村村民次仁罗布,在新建成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商业街上开了一家石锅鸡餐馆。他说:“鲁朗小镇建成后,游客比往年多了很多,餐馆的生意也很好。”像次仁罗布这样通过鲁朗国际旅游小镇项目受益的当地老百姓不在少数。由于游客的增加,各种林下产品的需求量加大,农牧民的收入也随之见长。

“现在的鲁朗镇,环境更加整洁有序,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区域业态日益丰富,当地老百姓也更有市场意识。”谈及鲁朗小镇给当地带来的变化,鲁朗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武鑫感触良多,鲁朗小镇从建设到运营,已经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在家门口就业,成为了鲁朗百姓一道增收新风景。

“我们准备把鲁朗知青点,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大家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前行力量。”林芝市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吕金朝说。(张猛)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