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聚焦三农 > 新闻资讯
打造强“芯”开新局
——查哈阳农场稻种研发繁育推广工作纪实
来源:黑龙江经济网   编辑:王艳秋   2021-07-15 10:57:00

□庄泽 张义薇 许跃兵

夏管时节,花香怡人、草木葱茏,好一片北国美景。可是在北大荒集团查哈阳农场,那些姹紫嫣红的花簇却被那一棵棵小小的嫩绿稻苗盖过了风头,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记者也慕名而来,都想目睹她的芳容。

吸引人们的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稻苗嫩绿,更重要的是这里创造了在全国乃至世界种植水稻纬度最高,即北纬48度高寒地区种植水稻的奇迹,特别是一个农场级别的科研机构,竟然培育出了数十个适合北方种植的优良品系稻种,有的已经被国家权威部门审定命名和推广。这里已经真正成为了集“研、繁、推”为一身的种子产业基地。刚刚离世不久的袁隆平院士曾为这里亲笔手书“粳稻之乡、塞北江南查哈阳”。                    

咬定目标不放松 历届传承终成事

查哈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曾以高超的水稻种植技术为垦区水稻大面积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被赞誉为创造了高寒地区水稻种植的“一个奇迹两个典范”。心系查哈阳水稻事业的袁隆平院士曾说:“查哈阳农场在北纬48度高寒地区,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方,她们繁育的种子在当地能种,其它地方也能种,一定要全力支持建设好这块育种基地,让它辐射到垦区乃至整个黑龙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产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产业。睿智的查哈阳人认准了这一点。早在2005年,就开始与袁隆平院士合作。2010年,农场与袁隆平院士率领的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签订协议,对现有的水稻品种进行性状改良、研发高寒地区优质杂交稻种、并培育长粒香型、高钙、低糖等功能米。一个农场级别的科研机构,竟然承担起了如此重大的科研课题,让人惊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精神。在对种子这一点上,查哈阳农场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上心。无论资金多紧张,都始终保证合作研发资金充足,并为稻种研发配备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加快合作研发进度,尽早培育出高寒地区优质杂交稻。自2011年开始,农场每年都会拨专款用于南繁加代育种,使得南繁育种工作形成了常规化、常态化。

“培育优种椰岛度,‘南繁’五月胜一年”。农场科研人员每年在农场进行常规育种生产后,都会在当年11月至次年3月,利用5个月的时间在海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进行加代繁育。候鸟式的研发方式,横跨中国的最南和最北两个省份,研发时间一年顶两年。为了早日研发成功,不辜负农场党委的殷切期望,科研人员不忘初心、坚守科研一线,她们顶烈日、战潮湿,抛家舍业,与时间赛跑。查哈阳粳稻技术工程公司总经理宋丽芳的女儿怀孕到了生产期,可是她仍然战斗在南繁稻种的第一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种下的果树终有收获。查哈阳农场现已培育出优质高产、抗倒、耐寒的优良品系稻种70余个,其中三个品种已经被国家权威部门审定命名,并分别与倍丰、富尔农艺合作,成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效益,实现直接增收470万元,全部实现转化后可直接增收3170万元。   

应时转型促发展 商业育种谱新篇

种子研发,重在育,更重在推广。近年来,查哈阳农场水稻种子研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实现了从科研课题制种向商业化育种的蜕变。农场把准了大米市场品牌化、餐饮化、功能化、食品化的市场脉搏,结合第三积温带等自然因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为水稻品种进行性状改良。主要研发圆饱型、长粒香型的优质粳稻。圆饱型常规稻的研发育种的目的,既为了迎合第三积温带国有仓储收购的所需,还为了迎合南方粥米市场的需求。在稳稳占领潮汕地区粥米半数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疆扩土”,为农场东北粥米领军人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圆饱型常规稻培育工作初见效果,已培育出具有早熟、高产、优质、耐寒、抗性强,灌浆期充实等特点的“天稻261”、“天隆粳314”等品种品系。

查哈阳科研育种的另一个主攻方向是长粒香型常规稻。这是为查哈阳米业有限公司量身打造的中高端稻米品种。此类稻种在追求水稻早熟、丰产、抗性的同时,还在粒型、口感、香味上下足了功夫。其中,已经通过省级审定命名的“寒稻79”,不仅具有自身株高适中、植株粗壮、抗倒性强的特点,还在今年的南繁育种期间成功加香,成为了抗性、口感、产量高而优的粳稻品种,有实力在东北大米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精准的科研目标为育种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育种工作破卡攻关提供了强大动力。水稻育种中高产和优质是一对密不可分又难以双全的要素。为了使研发品种能同时具有高产和优质这两个特性,科研人员要对几千个样本的株型、抗性、结实率等进行比对、记录,再从上万份比对材料中选择出优秀亲本进行培育,数年如一日。

农场还与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华泽田带领的团队进行了合作,农场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天稻261通过了农垦总局水稻品种审定,寒稻79、寒稻13通过了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今年,又培育出了优质长粒香早熟品种2个,园饱型高产优质稻种2个。同时又有6个品种参加了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并有天隆粳396等2至3个水稻品种有望于不久问世。

拓宽渠道兴产业 擂响战鼓绘蓝图

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研发成果的突破,擂响了查哈阳农场种子产业化的战鼓。为了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场积极推进水稻新品种的市场化。获得审定命名的“天稻261”、“寒稻79”已经成功通过成果转让和销售提成,实现了企业盈利。其中“天稻261”授权于倍丰种子集团经营,通过收取固定的转让费和销售提成可为企业增收1560万元。“寒稻79”授权于富尔农艺有限公司经营,可为企业带来1610万元收益。农场手中大量已经成型的科研成果和无数呼之欲出的苗头品系,就像一座有待发掘的金矿,已知部分正在熠熠发光,未知部分更蕴藏着无限潜能。

手中掌握大批量良种,规模化发展稻种产业才能底气十足。今年,查哈阳农场有限公司强化了繁育环节,对苗头品系进行量产,对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天隆粳396、FB-156、天隆粳314、寒稻309、天稻1、寒稻79等6个新品种进行规模繁育,做到成果转化无缝衔接、完美过渡,为种子产业化做好充足准备。农场还积极寻找有资质、有影响、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借势发力,力争为已经通过审定的良种、优种找到一个“好婆家”,实现良性循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查哈阳农场学史力行,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力争在种业发展上再开新局,绘制出了“三三制”发展蓝图,即将农场的62万亩水田一分为三,20万亩作为种子田,20万亩种植绿色有机水稻,20万亩生产功能米。未来,农场还将采取“职工+基地+种业”的合作模式发展种子产业,计划到2023年实现种子田20万亩,年生产种子6.5万吨。辐射第三积温带水稻面积1300万亩,届时将实现职工年增收2080万元,农场年增收将达到6060万元。

16年育种终成盛举。查哈阳农场将继续做好种子研发、种子繁育、种子推广工作,真正打造出一条集“产、学、研、育、繁、推”为一体的种子产业链,做强、做大种子产业。将查哈阳建设成为北大荒西部松嫩平原第三积温带优质杂交粳稻育种核心基地,为企业增效赋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