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大兴安岭 > 综合新闻
漠河市驻村工作队薪火接力暖透中国北极
来源:​黑龙江经济网   编辑:于克勤   2021-11-08 09:38:05

黑龙江经济网讯(王钊 记者马朝林)漠河市为驻村干部集中送“爱心背包”是第二次了,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已经是第四批34人。把党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回应好三农需求,广大驻村干部是最好的载体,更是最直接的力量。

进得去呆得住。漠河市委坚持严把“三关”精选派驻干部。严把思想政治关,把热爱农村、敢于创新、作风扎实、甘于奉献作为第一标准。严把年龄结构关,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平台,新一轮17名驻村干部平均年龄不到30岁,都从优秀年轻干部库中产生。严把专业能力关,从住建、民政、财政等多领域选派专业人才,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需求,发挥“接天线、接实情、接地气”的优势。为使驻村干部安心驻村,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冬装暖人心”活动,为每个工作队员送去“驻村背包”,拉杆箱、迷彩服、移动硬盘、充电台灯、电加热饭盒、便携不锈钢餐具、热贴、针线包、指甲刀套装、防疫口罩、手消、民情日记等12件套装,价值2000元,让驻村干部暖心动容,备受鼓舞。

融得进站得下。驻村干部两年任期,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八个月,不仅身驻更要心驻,支部建设、村务管理、产业项目、扶贫解困、村容村貌,每名驻村干部从城里人变成了村里人。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想着群众,为民办事走心,用实绩来说话,是驻村干部的真实写照。驻村日记上,每一页都写满了百姓的家长里短。洛古河村驻村干部为村民维修污水罐变身“修理工”,大河西村帮村民销售农产品当“销售员”,二十五站村参加秋收劳动做“志愿者”。困难当在先,危险冲在前,实事好事办到村民心坎里,驻村干部成为全村人的“主心骨”和“压舱石”。

讲得通干得好。漠河市委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建品牌创建为引领,倾力打造农村“沿江经济发展带”,“地域依托型、资源衍生型、资产盘活型、项目共生型、服务引领型”五型发展模式,实现了“红引擎”牵动“绿发展”。广大驻村干部引导各村因地制宜,精心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项目,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全市七个行政村呈现出“干创新事、吃生态饭、走开放路、打特色牌”乡村振兴发展局面,养鸡场、养蜂场、黄牛场,农机、冷库、游艇租赁,家庭宾馆经营等30个项目如火如荼。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均突破10万元,有2个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兴安镇大河西村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安铁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用得上过得硬。漠河市委本着“硬调人,调硬人”,大树“人才成长在一线”导向,全力锻造“硬核”驻村干部队伍。敢打疫情防控“攻坚战”,全体驻村干部带头战严寒、守卡口,用执着和奉献坚守一方平安。敢啃春耕秋收“硬骨头”,驻村干部从春耕到秋收,驾农机、修农具、抢农活,确保颗粒归仓。敢趟守边防汛“深水区”,驻村第一书记带头包保,联合边境派出所常态化宣传边境政策法规,筑牢祖国北大门。今年突发汛情,驻村干部闻汛而动,确保群众安全度汛。据统计,漠河市前三轮选派的16名驻村干部,仅在乡镇换届选举中就有12名被提拔重用。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