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黑龙江经济网记者 马朝林
一条路、一座管护站、一台电视机……每天面对大山,24载尽职尽责守住通往进山的第一道口,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他就是共产党员、阿木尔林业局依东林场1—4线的管护员满德江。
满德江(中)在向林场党政负责人汇报内业建设情况(王力 摄)
今年60周岁的满德江即将在5月份退休,然而他坚决站好最后一班岗,依旧坚守在森防第一线,因为这里留下了难忘的岁月、奋斗的足迹。
满德江1978年参加工作,在依林林场做过检修、当过“五零”司机、从事过木材生产,1998年林场建成第一批管护站,他和妻子来到1—4线管护站成为夫妻管护员。
满德江至今记得刚来到管护站住的是板夹泥的房子,没有电和手机信号,冬天吃水到附近的河流取冰,开春饮用的是沿江水,且蒸出来的大米饭发黄、吃起来发涩,被戏称为“药材水”。尤其最难忘的是在大篷车度过的几年中,克服夏凉、冬冷等不利因素,24小时记录原条车、原木车、小杆车等车辆。
满德江(左三)在向林场党政负责人汇报病虫害防治宣传情况(王力 摄)
2014年全面停伐后,满德江的妻子退休,他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直到2016年林业局又委派了一名管护员张振东。2019年管护站翻修,打出一眼深水井,安装了家用卫星锅和大型太阳能基板,送来了急救药箱和书籍,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极大地改善了管护员的工作生活环境。
满德江高兴地说:“走过20多年的岁月,见证了管护站发生的可喜变化,吃上了深水井、看上50多个电视节目,工资也从当初的不足300元到如今的近3000元。”
幸福指数在逐步提升,调动了管护员的工作积极性。满德江以站为家,开了几块地,盖了大棚,种了土豆、茄子、辣椒等蔬菜,并响应林业局发展管护区经济号召,带头养了80多只羊。
1—4线管护站施业区内有野生动物,并还有原马达尔金矿遗址,资源保护任务繁重。满德江深知管护员的职责,他经常向入山人员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还在巡查中摘除盗猎野生动物的钢丝套。他还不定期巡查矿址,防止有盗采金破坏资源的发生。
1—4线管护站施业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蓝莓、红豆资源。在2021年采山季节期间,满德江每天早晨3点钟起床配合林场,严格检查入山采集人员的手续,确保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仅在最多一天入山采集人员达到了100多人次。
由于1—4线管护站内有史前彩绘岩画,满德江又承担起了保护岩画的职责,他在巡线的同时,总是要走到岩画遗址巡查一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岩画至今保存完好。
森林防火是管护站的重中之重。1996年入党的满德江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严把入山道口,严格检查入山人员手续,严禁携带火种入山。他负责看管的1—4线在24年期间没有发生一起人为火灾。
满德江的同事张振东介绍说:“老满工作非常认真,每天按照上级要求挂预警旗,每天坚持记录内业,内容细致严谨规范,对工作非常负责。”
拥有寂寞是一种幸运,习惯寂寞是一种享受,坚守寂寞则是一种境界。满德江在平凡的岗位上,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了极致,逐梦今朝、逐梦未来,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正因为有满德江这样的管护员、瞭望员、专业扑火队员的执着努力,才守护住了大兴安岭的生态屏障,确保了祖国大粮仓的安全。
致敬,平凡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