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聚焦三农
引龙河农场有限公司:备春耕热潮奏响丰收前奏曲
来源:黑龙江经济网   编辑:韩建国   2025-02-20 10:01:28

黑龙江经济网讯(隋颖 杜朝霞 鲍时光 记者祝东)尽管春寒依旧料峭,北大荒集团引龙河农场却早已奏响了备春耕的激昂乐章。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希望的种子正在孕育,处处都彰显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农场党员干部和种植户们争分夺秒,抢抓农时,以最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备耕工作中,为新一年的丰收梦全力以赴。

物资储备先行 筑牢春耕根基

“我这年过的可真踏实,农场年前就把物资就都到位了,而且还有专人看管,就等着春播了。”引龙河农场第四管理区种植户张健在清理晒场积雪时,看见正在巡查化肥仓储库房安全的管理员高兴的说道。

引龙河农场深知,充足的物资储备是春耕生产的坚实基础。早在去年冬季,农场便未雨绸缪,全面启动了农用物资储备工作。如今,走进各管理区的库房,一袋袋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化肥,堆砌成一座又一座壮观的 “肥料小山”。在肥料入库的每一个环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各管理区管理人员都寸步不离,全程跟踪,从车辆的调度安排,到肥料的严格检验,每一处细节都不容有失。

在化肥采购工作中,农场一方面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强化政策宣传与思想引导,为职工群众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解读政策的重大意义与显著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种植户需求调研,广泛征集种植用肥需求,结合农场土壤化验室测土配方意见,精确选择化肥种类,精确计算化肥用量,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按需订购。这一举措不仅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还切实解决了种植户存放、管理肥料的难题。

与此同时,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对库房进行全面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对冬季肥料的防风、防潮、防雪、防盗、防火等保管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导。每一批入库的肥料都详细登记造册,确保每次肥料下摆的数量、类别都清晰可查。正是通过这种全方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为肥料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技助力备耕 挖掘增产潜力

这几天,引龙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在全面总结2024年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2025年科技园区试验、示范项目进行早部署、早行动,不断总结历年科技成果,并根据农场生产实际情况和气候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不同区域的新技术推广方案,有效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实际难题,并将先进高效的新技术融入到标准化种植方案中。

“截止目前农服中心共设计试验课题 14项,试验示范项目和重点新技术推广要以农业生产实际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科技体系,全力推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目标,为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力量。”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杜朝霞介绍说。

种子,作为农业的 “芯片”,在引龙河农场的备耕工作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多年来,受积温、海拔、无霜期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农场各管理区的产量参差不齐。为打破因积温限制导致的种植品种单一的困境,农场连续多年在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带设立主栽作物高产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持续深入开展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农服中心的科技人员通过至少三年的产量汇总数据,全面考察大豆品种在农艺性状、质量性状、产量性状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龙垦306”“龙垦 309” 等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大豆高产新品种。

此外,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经过多年多点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验,成功总结归纳出 “大豆钼酸铵拌种 + 基肥增施微生物菌剂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大豆的单株粒数,还能提升大豆蛋白含量 2% 左右。经过多年对比试验,该项技术可实现比对照增产 5.4%左右。

2025 年,引龙河农场紧紧围绕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以 “深挖单产潜力、带动均衡增产” 为根本目标,在品种优化、培肥地力、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防灾减损等环节上全面提升,同时不断探索数字化农业和物联网应用与生产过程的进一步衔接,做到全方位、深层次的挖掘作物单产提升潜力。计划集中打造一批大豆种植高产示范典型,集成组装一批适宜大规模、区域化推广应用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创新经营模式 提升生产效能

眼下,备春耕生产如火如荼的展开。然而,这几天,引龙河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种植户姚庆红每天却不慌不忙的在家里翻看着手机,还时不时记录着。翻看他的记录本仔细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写着《深度解读如何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等关于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内容。

看着这位已经种地近30年地的“老把式”,对新模式、新思想这么上心,这么感兴趣,不由得让记者感慨,如今的备春耕生产与以往可真是大有不同,他们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种植户,而是崇尚科技,“面朝屏幕背朝云”种田的“新农人”。

自 2022 年起,引龙河农场积极探索创新,按照 “北安模式”采取新型统分结合经营服务,在所属 7 个管理区成功成立了规模家庭农场。这一举措将 “北安模式” 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了农场的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主栽作物高产攻关活动,积极实施技术配套组装,推动种植模式从 “一品一模” 向 “一区一模”“一地一模” 转变。在每一块土地上,栽培措施和技术标准都实现了高度统一,充分保证了机车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率。力争实现全场土地播种面积 “北安模式” 标准种植全覆盖,持续释放 “北安模式” 的巨大潜能,为全面推进农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手册》这本册子,已经成为了各规模家庭农场种植户们的 “案头宝”。这本规程对作物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施肥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标注,还根据不同的积温条件等因素,深入探索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块的最佳合理密度,为科学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步入 2025 年,农场计划进一步优化整合原有的规模家庭农场,依据经营面积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引龙河农场在备春耕工作中,从物资保障到科技支撑,再到经营模式创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全体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深知,春耕时节的每一份辛勤耕耘,都将在金秋时节收获满满的回报。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